淮安特色主導產業成發展新“引擎”

發布時間:2015/09/10來源:

凝心聚力拼搏路,春華秋實又壹年。面對極其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市委市政府帶領540萬淮安人民,團結壹心,克難奮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成績,全面小康社會和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設實現了新的進展,淮安科學跨越發展的宏偉藍圖越來越多地展現出現實模樣。核心提示“壹座城市必須有適合自己的主導產業,沒有產業的支撐,城市就將失去活力,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名城。只有將資源稟賦充分發揮,壹座歷史文化名城才能...


凝心聚力拼搏路,春華秋實又壹年。面對極其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市委市政府帶領540萬淮安人民,團結壹心,克難奮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成績,全面小康社會和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設實現了新的進展,淮安科學跨越發展的宏偉藍圖越來越多地展現出現實模樣。
核心提示
“壹座城市必須有適合自己的主導產業,沒有產業的支撐,城市就將失去活力,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名城。只有將資源稟賦充分發揮,壹座歷史文化名城才能綻放出時代的光輝。”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曾經這樣評價主導產業對於壹座城市的重要性。
那麽,對於目前正在全力跨越發展,加快建設蘇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淮安來說,會選擇什麽樣的主導產業呢?淮安重點打造鹽化工新材料、特鋼、電子信息、食品四大主導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形成以“4+2”產業為主體的現代工業體系。
關鍵詞:產業體系
【淮安思路】依托現有產業基礎,盡快制定出臺整體推進意見和個性化扶持政策,重點打造鹽化工新材料、特鋼、電子信息、食品四大主導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形成以“4+2”產業為主體的現代工業體系。目前,四大主導產業的銷售收入分別在400億元到600億元,要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全部過千億元;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銷售收入超500億元。
【事實說話】淮安市制訂了“4+2”優勢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實施意見,建立了“壹個產業、壹個規劃、壹個政策、壹套班子”推進機制,推動產業集聚發展,“4+2”優勢特色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全市鹽化工新材料、特鋼、電子信息、食品四大主導產業實現產值將突破2000億元;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速達31%;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同比增長20%。
關鍵詞:骨幹企業
【淮安思路】充分發揮骨幹企業在產業發展中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對淮鋼、實聯化工等列入市級重點培育的30戶龍頭企業和每個縣區的骨幹企業逐戶制定發展規劃,有針對性地進行扶持,鼓勵企業發展終端產品、整機產品、市場最終消費品占據產業高端,鼓勵企業通過聯合、兼並、重組擴大規模影響,到2015年形成壹批銷售超30億元、50億元、100億元的大企業大集團,力爭實現銷售超300億元特大型企業的突破。加大企業上市指導服務和政策扶持力度,推動今世緣酒業、井神鹽化等企業盡快上市,促進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實現裂變式發展。引導中小企業特別是“雙高型”企業找準在產業鏈中的位置,走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以小產品創造大市場、形成大配套,促進產業擴鏈補鏈強鏈。
【事實說話】淮安市在宏觀環境趨緊、微觀運行困難的情況下,加強工業運行調控,建立列統工業信息平臺,按月組織全市工業運行聯席分析暨問題會辦會,工業經濟保持平穩增長。舉辦第四屆淮安國際工業博覽會,組織企業參加江蘇產品萬裏行和APEC中技會等重要展銷活動,企業累計意向成交額近15億元,幫助企業爭訂單、搶市場。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率隊赴中國化工、沙鋼、揚子石化和江蘇華爾潤等市直企業的集團總部洽談發展項目,全力推動市直企業做大做強。預計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現價產值4500億元,同比增長18%;實現增加值1100億元,首破千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3.2%。新增列統企業300戶,總數超2200戶。銷售超億元企業700戶、超10億元企業40戶。
關鍵詞:特色基地
【淮安思路】堅持規劃引領,強化政策扶持,精心打造全國重要的特鋼、新興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等特色產業基地,將鹽堿科技產業園培育成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努力形成壹批具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色經濟板塊。加快完善功能配套、促進要素集聚,重點推進特鋼高新技術研究院、南京大學淮安高新技術研究院、國家級鹽化工質量檢測中心等技術平臺建設,積極引導同類或關聯企業向基地集中,確保每個優勢特色產業基地都有1~2個國家級或省級創新平臺作支撐、若幹龍頭企業作引領、壹批中小企業作配套,形成上下遊產業配合密切、分工明確、鏈條銜接的產業組織形態。
【事實說話】淮安市鹽化工產業發展獲省政府專項政策支持,並獲批國家火炬計劃鹽化工特色產業基地。金湖開發區石油鉆采裝備制造獲省級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和高端裝備制造業特色產業基地認定。盱眙古桑凹土科技園獲省中小企業產業集聚示範區認定。
關鍵詞:重大項目
【淮安思路】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立足優勢特色產業培育,大力實施“3211”工業重大項目攻堅計劃,狠抓項目投速、投量和投效,促進產業主體爆發式增長。嚴格實行市級領導掛鉤重點項目和季督查制度,在縣區季度觀摩中堅持有項目就看、沒項目就不看,億元和10億元以上項目建設周期分別不得超過24個月和36個月,新竣工項目次年開票銷售不得低於2000萬元,以此保證源源不斷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事實說話】淮安市壹批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全年新開工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53個,新竣工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03個。30個投資10億元以上工業重大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實聯化工純堿、勝克機電核心零部件等15個項目竣工或部分投產;金石集團水下采油樹及井口裝置、中歐旅居車等20個重點新興產業項目加快實施。中興4G智慧產業園、富士康智能電視等重大項目簽約落戶。


 

編輯:user3審核:孙凯军关闭